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以前教育女儿靠吼,现在不敢管她了,说多几句就割手腕”——

家长怎么说话,孩子才愿意听?-老白菜官网

时间: 2024-08-14 15:14:40 来源: 玉林晚报 作者: 记者 庞献

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 庞献)这几天,林霜(化名)常常和朋友讨论:要怎么说话,孩子才会听?结果发现大家都有同样的困扰,有朋友吐槽自己的儿子有“受虐倾向”:好好跟他说,无动于衷;一嗓子吼过去,马上执行。“我女儿以前也是这样,好声好气跟她讲道理,她半句都听不进,只要一吼就乖乖听说。但现在别说吼,我连管都不敢了,说多几句她就割手腕。”林霜想知道,面对不听话的“叛逆”孩子,父母要怎么引导?

想要孩子听话,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同盟关系”。

以前管孩子靠吼,如今不敢管

丈夫工作忙、应酬多,林霜也要上班,一对儿女出生后没多久,便送回陆川老家由爷爷奶奶照顾,直到上幼儿园才接回来。

“可能从小不是自己带,小孩都不听我的话。”林霜说话温声细语,在儿女面前“威慑力”不足。“就连喊他们吃饭这件小事都时常令人纠结,他们不想吃时,不管我怎么劝导,他们就是不听;小孩爸爸性子急,一嗓子吼过去,他们就乖乖坐上饭桌了。”

每当林霜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对话,却得不到他们行动上的响应时,她也会和丈夫一样一顿狂吼。刚开始,女儿会大哭大闹反抗,但面对父母更为强势的命令,女儿只能屈服。

然而,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林霜发现,用吼叫来管教女儿已经不管用了,女儿甚至用更为极端、叛逆的方式来对抗父母的强压命令。“我们说多两句,她就拿刀割自己的手臂、手腕,我现在根本不敢管她。”林霜对此感到无能为力。

极端的教育方式,往往导致极端的后果

知名心理专家、玉林市第四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心理治疗师黄英民表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容易走两个极端,先是喋喋不休地唠叨、苦口婆心地讲大道理,发现行不通后就变成情绪化、强压式的吼叫、打骂。

家长吼叫、打骂的教育方式,年龄小的孩子会感到惊恐害怕,从而表现出配合、执行的行为,满足了家长的意愿。黄英民提醒:家长吼叫打骂能图一时之快,却是建立在强压孩子的怒火之上,孩子的配合也只是口服心不服。然而,极端的方式只能导致极端的结果,因为长此以往,只会激发孩子的对抗和逆反情绪,引发更多的行为问题,或是懦弱无能,一味地顺从讨好或者躺平摆烂;或是易怒叛逆,做出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

“在临床上,类似的个案数不胜数。”黄英民最近接诊了一名初中生小雨(化名),小雨爸爸是一家公司的高管,发现女儿早恋后,他也尽力控制情绪,平心静气地和小雨讲道理,希望她和“男友”停止交往。然而,小雨的恋情仍在继续。父女俩因此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小雨爸爸一气之下失手打了女儿一巴掌。小雨马上收拾行李,还扬言要和男友“私奔”。几天后,当小雨爸爸找到女儿时,发现女儿不仅和“男友”生活在一起,还染上了抽烟、喝酒的陋习。

先共情孩子,建立同盟关系

在心理门诊,黄英民发现很多家长都有同样的育儿困惑:好好说也说了,吼也吼了,打也打了,但都不行,小孩就是不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很多家长都在寻找原因,这需要从原生家庭、孩子小从生活的环境、父母关系等方面入手,因此,解决所谓的‘为什么’比较难。”黄英民进一步阐述,不管家长怎么说孩子都不听,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对于父母的认知问题,因为孩子已经对父母形成了讨厌、反感、抵触等负面的看法和感受,这时家长不要把精力放在“为什么”上,而是要“做什么”。

心理治疗有一原则:不急于用心理治疗的技术解决问题,先建立良好的“同盟关系”。同样的,面对孩子“不听父母话”的状况,家长与其分析为什么,不如花多点时间培育“同盟关系”。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同盟关系”,关键在于共情孩子。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只在乎孩子有没有听家长的话,缺乏对孩子内心想法的共情,只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

家长如何学会与孩子共情?“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个体都不一样,家长要做的是站在孩子的立场,感受他们的感受。”黄英民说,家长可以从自己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来向孩子表达,自己能觉察到他们的情绪变化,也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让他们被看见、被感受、被需要,这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感被理解和接纳,从而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对父母的信任依赖。”

“家长学会说话,孩子才会听话。”黄英民建议,想要改变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家长要先改变自己,这也是家庭治疗的核心。

原标题:

“以前教育女儿靠吼,现在不敢管她了,说多几句就割手腕”——

家长怎么说话,孩子才愿意听?

责任编辑: 翁小菊
关闭简洁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