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您贵姓】凌-老白菜官网

时间: 2024-02-27 15:05:28 来源: 玉林日报 作者: 王耀前

凌氏图腾

凌氏图腾。

〔释义〕

凌,本义是积冰。由冫和夌组成。冫,水冻结成的固体。夌,义为超越,翻越高处称为夌。后字形变为凌、淩。

凌人应是专门制作和贮藏冰凌的氏族,以自然界的物理变化现象作为氏族的原始崇拜图腾。在西周时,专门有一掌管储藏冰及供应冰块的官员,就称为“凌人”。

凌姓人口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23年底,玉林市辖区内凌姓户籍人口为4.3777万人。

语言习俗

玉林市辖区内的凌姓族人所操语言以桂东南粤语、客家方言为主。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凌姓的得姓始祖为康叔。凌姓是黄帝姬姓后裔。头一个以凌为姓的人,出身于周代初年周文王幼子所建的卫国。当时卫国的位置,在今河北、河南一带,他们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康叔。《姓纂》说:“康叔支子为周凌人,子孙以官为氏”。所谓“凌人”,是当时的一种掌管夏季藏冰的官。凌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孙子,由于在周天子的朝廷上担任“凌人”,以官为氏,称凌氏。故凌氏的后人尊康叔为凌姓的始祖。

家风·家训

凌氏宗族,合族九门。

四言家训,定记遵循。

思宗念祖,祭祀诚心。

尊重长辈,孝敬双亲。

义方教子,关爱后昆。

夫妻好合,相敬如宾。

兄弟友爱,礼重六亲。

敦睦族友,礼让乡邻。

其身必正,不令而行。

利人是乐,报国是欣。

慈善弱势,律己宽人。

待人接物,诚信公平。

斜门不入,正道是行。

弘扬传统,同姓不婚。

不沾毒品,健康身心。

不恋赌博,美好家庭。

勤劳俭朴,富贵不淫。

崇文有典,六经闻名。

尚武有范,江表虎臣。

为官有则,六印家声。

读耕为业,载德行仁。

知足常乐,养性修身。

文明之族,礼义为宗。

忠孝是本,世代传承。

凌姓渊源

关于凌姓渊源,有五种说法:

第一个渊源: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是周文王姬昌的后裔。据《通志·氏族略·以官为氏》所载,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康叔被封在卫,建立了卫国。康叔的儿子有的在周朝做官,官职为凌人,是周礼天官之属,为掌冰室之官,是一个负责保存贮藏冰块的官职,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官职作为姓氏,于是产生了凌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西汉时期官吏陵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陵令,亦称陵台令,西汉初期由汉高祖刘邦亲设的官职,专职负责守卫帝王陵墓,其职位高于同官秩的食宫令、寝庙令。后来的汉高祖之长陵、汉武帝之茂陵,皆各设陵令、食宫令、寝庙令各一人。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亦皆设有,但官秩降至七品,俸禄六百石。后来北梁、北齐时期曾一度改称“陵监”。在陵令、陵台令及其守陵的陵寝关防军将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陵氏,后避其姓氏字的忌讳,改称为凌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东汉、曹魏时期官吏凌江将军,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凌江将军,是东汉时期设置的一种军制官位,为东汉列将之一。到曹魏政权时期设魏一人,官秩五品,掌控黄河以北蒙古、辽东的驻扎大军。按汉朝政治,武官比文官品位降一阶,是控制军队权力的一种体制,因此五品武将领受的官秩俸禄实与四品文官一样。《宋书·百官志》:“凌江将军,魏置。”又《三国志·蜀志·霍峻传》裴注引汉晋春秋,蜀降魏后,“晋王拜原蜀将罗宪为凌江将军。(同理:横江将军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在凌江将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号为姓氏者,称凌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凌氏、江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丘穆陵部落,亦部落名称为姓氏,称丘穆陵氏。丘穆陵氏,亦称丘穆凌氏、丘目陵氏、丘目凌氏,后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至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在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的过程中,将丘穆陵氏改为汉字单姓,绝大部分族人改为穆氏,少部分人后来有改为凌氏者,皆逐渐融入汉族,世代至今。

第五个渊源:出自伏羲的诞生之地、汉朝时期的阴淮平原的泗水郡凌县(今江苏泗阳西北地区)。汉朝时期的阴淮平原泗水郡境内有凌水,因以姓氏为县名,在汉末至三国时期的战乱时期,住民有避难外迁而为将来便于联络,而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即称凌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或以居邑名称为氏。

在玉主要宗支分布情况及迁徙路线

查阅有关凌氏的族谱及相关史料,发现迁入玉林的凌姓人的迁徙路线为:先是自江浙迁入福建,接着迁江西,然后再迁入广东。在清乾隆年间,迁入玉林。经过近300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在玉林市各县市区均有凌氏人居住,以客家人为主。其中,玉州区南江镇有3000多人,北流市民乐、大理等乡镇有2万余人,兴业县高峰和沙塘等镇有1万余人,博白沙河有1.6万多人,容县有6000多人,陆川有4000多人。

凌姓渊源。

凌操乃是江南凌氏始祖。宋朝时,凌操后人凌吉中绍兴甲寅科进士,官爵连升,直到刑部侍郎。因逢乱世,遂辞官携二子凌宣化、凌宣德迁移江西赣州府长宁县雁门堡泊竹开基立业,人丁兴旺,家业繁荣。凌吉乃江西长邑始祖,属凌操的第三十四代。到了南宋后期,凌吉后代凌隆祥、凌隆祯由江西省长宁县寻邬迁居广东省梅州,人口繁盛,家业兴隆,是为广东始祖,属凌操的第四十代,凌吉的第七代。约在清乾隆朝初期,凌隆祯后裔迁入玉林北流。到了清乾隆朝后期,凌隆祥后人凌石兴、凌石旺兄弟二人负先人凌玉种骨骸由广东梅州迁居玉林白马岭,创家立业,人丁旺发,业绩辉煌,是为玉州凌氏始祖,后陆续迁居玉林各地。

玉州区凌氏主要宗支:凌石旺宗支。主要分布在玉州区城北街道苏烟村、南江街道云良村。

兴业县凌氏主要宗支:兴业凌氏主要宗支有两支,一支为凌石旺宗支,主要分布在兴业县高峰镇岭背村、民安根竹垌、罗塘、水井冲、城隍镇城隍村和沙塘镇;另一支为凌石兴宗支,主要居住在高峰靖文村、新河村和石南镇石港口。

坐落在北流市北流镇富林塘的凌氏大宗祠。

北流市凌氏主要宗支:北流主要宗支是凌仲成宗支和凌汉真宗支。凌仲成宗支为凌隆祯后裔,主要分布在北流民乐镇良村,该宗支也是迁入北流最早的凌氏宗支之一;凌汉真宗支为凌隆祥后裔,主要分布在北流市大理镇月塘村,北流镇鸭埌村、富林塘村、石窝塘村,西埌镇田心村、横埌村,民乐镇会众村和万平村,民安镇六感村,新荣镇旭日塘村,塘岸镇六和村、金城村和清水口镇大罗村陈田组。

容县凌氏主要宗支:凌仲成宗支。主要分布在容县石头镇石塘村、十里乡大萃村。

博白县凌氏主要宗支:博白凌氏为凌隆祯和凌隆祥的裔孙。现博白凌氏共有3个宗支:一是沙河凌钦支系;二是凤山凌肇基支系;三是径口凌雪益支系。

本姓人自评

凌姓源于周文王姬昌,始于姬昌之子康叔,因为康叔之子在周朝掌管《冰政》官职,受周朝皇帝赐封以官为姓,故为凌姓也。凌姓属泱泱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至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

上古凌氏精英灿若繁星,《世界名人词典》收录了具有代表性的凌姓名人70多位。历代封建王朝自开科取士以来,凌姓考取进士功名者264人,其中清朝就有48位。三国吴国大将凌统,有国士风度且勇武无比,随吴主孙权攻打夏口,多次只身杀入重围救出吴主,舍身成仁;明朝凌濛初,治学严谨,著有短篇小说《拍案惊奇》等,天下闻名,其多部戏曲及刻版作品历史留名;近代精英凌压西中将出生于容县,参加了淞沪、武汉战役,斩杀日寇数万之众;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事科学院凌焕新政委等,都为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凌氏光辉的榜样!

玉林凌氏源自江浙,转福建,入江西,经广东进广西,凌氏秉承国则尽忠,家则尽孝,和睦友邻,勤耕织,严治学的家训,改革开放以来,凌氏精英又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建设家乡作出很大贡献,凌氏宗亲在缅怀先贤的丰功伟绩同时,踔厉前行,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玉林市交通运输局航务处原副主任 凌育华;玉州区南江街道“美丽南江清洁乡村”办公室主任 凌宏强)

专家点评

我对凌氏家族文化的关注,是在求学时候,读了《三国演义》,对书中的英雄人物凌统产生了敬佩之情。这位吴国名将,享有盛名,屡创战功。他跟随孙权攻打合肥时,遭魏将张辽包围,凌统率兵护卫孙权冲出重围,将士死伤很多,凌统也受了重伤。此等大智大勇,时至今日,每每念起,仍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心灵。也因为此,一直对凌姓这家族文化有着深深的敬意。

退休后,在旅游或探亲访友时,都会到各地有关的凌氏祠堂去参观一番,读读这个家族文化的家规族训,从中感受它的家族文化,窥探它的信仰和追求。记得某地一座凌氏宗祠的门口,有这样一幅对联:“敢云河间鼎族,自是江表世家”,字里行间,充满着凌氏族人的自豪感。

从有关凌氏家族文化史料,发现这个家族尚武崇文,重耕重文,且朴实勤劳、忠信孝义、宽厚善良。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制定出了“凌氏家规十三则”传统美德,并在凌氏家族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千百年来,这个家族重视教育一脉相承,人才辈出:唐代翰林学士凌准、宋代工部侍郎凌策、明代文学家、小说家兼雕版印书家凌濛初、明代御医凌云、清代经济学家凌曙、与陈半丁、陈师道、齐白石并称为“京师四大家”的近代书画家凌文渊、当代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永顺、美国法兰克林大学政治系教授凌瑜郎、老挝华裔副总理兼外务部长凌绪光等。他们或立德、或立言、或立功,名闻遐迩,彪炳史册。他们顽强拼搏的意志、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家族的家风祖训,值得世人学习。(玉林师范学院原党委办公室主任、副教授 王国林)

家族名人

凌育宸(1906—1972),北流民乐万平村人。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广西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本科。嗣后,在广西科学实验所、昆明研究院及北平研究院从事化学科研工作。1950年2月至10月,在北京华北革命大学短期学习革命理论,同年11月调到上海市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继续科学研究工作。20世纪60年代兼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及国防科委研究员,并主持国防科委一个分支研究室的工作;还兼任北京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专业毕业论文导师。

凌建平(1910—1983),北流民乐良村人。青年时就读于广西省一中。1931年在龙州《镇南日报》工作。尔后返回原籍,在民乐高级小学任教。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农民运动。1935年任中共民乐村支部书记。次年到郁林县城开办“群生书店”作为党的秘密联络站。1937年底调任桂林县委书记。1950年起,历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司法厅、高级法院科长、秘书、主任和南宁市郊中苏人民公社副社长等职。

凌海金,兴业县人。1986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法学硕士,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党史党建部教授。主持或参与过多个地厅级、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合著有《中国走过60年》《中国革命史》等著作5部。

凌书法,博白县凤山镇人,曾任广州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兼副局长、广东省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常务委员。

凌征海,北流大里月塘村二组人,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接力祖辈精神   传承宗族信仰

凌姓是黄帝姬姓后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期间,凌姓后裔先是族居河涧(今天的河北省河间县)地界,当汉王朝安邦天下一统中国后,凌姓宗族在河涧郡、渤海郡(今天的河北、辽宁两省渤海湾沿岸一带)成为望族。其后,凌姓族人大量从河涧、渤海迁出,散播中原大地。经过三千多年的繁衍与发展,凌氏先辈创下了许许多多的辉煌业绩,谱写了无数灿烂的篇章。这些不朽的业绩和篇章充分体现了他们爱家爱国的思想、勇敢智慧的品质、顽强拼搏的意志、锐意进取的精神,以及治国齐家平天下的远大胸怀。

源远流长 本固树壮

凌氏族人凌朝写的一首诗词《沁春园·新族谱付梓》,就让人看到了这个宗族那坚韧的精神筋骨和深藏于灵魂深处的信仰:“凌氏宗族,千载荣华;百代尊优。昔武王灭纣,周朝一统;甸公受姓,世袭公侯。河涧复兴,功高望重,载德感恩百姓讴。忠职守,为强邦富国,壮志欣酬。

滔滔历史,岁月如流,有多少英雄勇驾舟。想操公父子,武扬三国;宋元列祖,文灿九州;明代清朝,俊杰笋生,当世英才遍地球。再向前,力光宗耀祖,貂续春秋。”

这首词可以说是凌氏宗族的“自画像”,读来极具震撼力。颇具张力的语言,写出了凌氏的“源远则流长,本固则树壮,祖显则裔强”。将凌氏宗族先辈的不凡功业,浓墨重彩示于世人;以纸为碑,接力祖辈精神,传承宗族信仰的雄心壮志凿石留痕,铮铮有声。

溯凌氏之祖先,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本姓公孙改姓姬)之孙,意昌之子也。高阳三十二传而生季历,为商朝周国之帝王;季历生姬昌(周文王);姬昌生三子,第三子曰少子(公旦),佐文王有功,封卫(即卫国名,在今湖南卫辉府)食采于康,称康叔。生二子,其长曰髡,次曰甸,周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康叔逝,其长子髡继基父爵于卫,后髡逝,其弟甸继兄侯爵,仍仕周官凌人(官衔名)掌冰政(管理冰冻及祭祀事宜),娶有熊氏女,生扩恢,是为凌氏衍传之始,实姬姓之后裔也。

在玉州区南江街道七一村的一座凌氏宗祠门口,有这样一幅对联:“江表家声远,含山世泽长”。这幅对联,道出了玉林凌氏宗族的来处和凌氏先辈保家卫国的功业。史料载,三国时代,凌操和凌统父子为吴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孙策王封凌操为随征校尉,孙权王封凌统为虎贲将军,任职于江表,并于含山造府院赐居,世袭官爵。“江表家声远,含山世泽长”,指的即是此。《三国志》还有关于凌统的记载:合肥之战,凌统率三百亲兵,从重围救出孙权,三百将士尽战死,凌统也被创。而另一个故事,则让人看到了德厚才高、择善而行的凌氏家风的渊远流长。客家凌姓始祖叫凌吉,是凌统后人,宋绍兴进士,曾任刑部侍郎。南宋末年,金兵南下攻宋,君臣失散,各自逃生。凌吉途经扬子江鄱阳湖边,后面追兵逼近,前面江河拦阻。危急之际,忽见二人划一小船高呼:“难者快上我船!”凌吉才得脱险。当凌吉转身问二划船者尊姓大名时,在风浪声中只听得:“我姓张他姓赖”一句。凌吉脱险后,由浙江省余杭县迁徙江西省赣南寻乌县澄江大顿凌富村开基创业,成为客家凌氏大始祖,又称为客家凌氏入闽始祖。他为纪念张、赖二人救命之恩,特立庙奉祀,并嘱告子孙:“在祭祖前必先祭张、赖二公庙。”这个故事,也让人看到了凌氏先辈情义深重、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记者在对玉林凌氏宗族探源索流的过程中,发现凌氏宗族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有着耿直侠义,聪慧多智的品质,而在传承弘扬传统文明上,也都展现出勇于担当的精神。让人看到了凌氏宗族的信仰和追求。

英才辈出 灿若繁星

在北流市客运中心附近,有一座凌氏祠,高屋华堂,布设精美,既有名门望族的宏伟气势,又有书香门弟的古雅淡泊。走进里面,墙上刻有壁画、家训和“二十四孝”的图文,处处体现凌氏的家风族训、人文风流。

凌氏自凌甸受姓至今,已繁衍一百余代,人丁兴旺,兴家立业于五湖四海及海外。自古以来,凌氏英才辈出,灿若繁星。自历代封建王朝开科取士以来,考取进士功名者264人,其中仅清朝一代就有48位。在世界名人词典中,也收录了凌氏名人70多位。这些凌氏英才,是凌氏宗族闪亮的星星,他们用耀眼的光亮,书写了凌氏的灿烂篇章。

凌压西,容县人,生于1891年,广西陆军讲武堂毕业。参加了淞沪、武汉战役,英勇杀敌,屡建奇功;北流人凌育宸学问渊博,精通英、俄、日三国文字,毕生献身于科学研究事业,成绩斐然;凌建平23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积极参与农民运动,为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一生奉献。到了改革开放年代,凌姓族人积极投身到地方热火朝天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去,带领家乡族人致富奔小康。凌文锋,博白沙河镇人,博白县政协常委、博白客家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广西文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经营房地产业、工业企业、工业园以及金融投资等,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博白县城东工业区玉柴配套产业园,规划面积7500多亩,计划总投资75亿元,分三期建设,力争打造成为集机械制造、技能集训、仓储租赁、创业投资、商贸旅游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综合配套产业园,同时,乐行善事,捐资数十万元助校、助学、修路等公益事业。凌小华,博白沙河镇人,广西崇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华凌氏宗亲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农业、林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公司营业收入10亿元人民币,每年上缴利税1000万元以上,他本人为社会各种公益事业捐助100万元以上。他们是凌氏的英模,他们的事迹,闪耀于时代。

优良家风 代代相传

家风,是一种文化,更是一个家族的精神面貌。凌氏家风,在凌氏家规、家训、家教的长期熏陶下逐步形成了一种家族风气,代代相传。凌氏家规族训崇尚以敬老孝亲和睦家庭,以明礼贤德教化子女,以诚信友善融洽邻里,以良好家风家教家规家训滋润社会。如“尊重长辈,孝敬双亲;义方教子,关爱后昆;夫妻好合,相敬如宾;兄弟友爱,礼重六亲”等,同时又提出“不沾毒品,健康身心;不恋赌博,美好家庭”。这些家规家训,乃凌氏宗族之灵魂,治家之规范,发家之精神。

凌氏繁衍发展三千多年来,始终保持着朴实勤劳、忠信孝义和宽厚善良的品格。凌氏族训“尚武有范,江表虎臣;为官有则,六印家声”,将先辈的光辉事迹嵌入其中,使之成为宗族的文化瑰宝,“润物细无声”地流淌在凌氏一代代后人的血脉里,成为了凌氏宗族文化的信仰。其中的“江表虎臣”是指三国时吴国余杭人凌统,人称江表虎,为凌氏杰出的将军;“六印家声”,说的则是北宋凌子奇,相传凌策雍熙二年(985年),凌子奇刚中进士时,梦有人把六枚印放在剑上送给他,后来他果然六次剑南任职。这些凌氏先贤的故事和传说,在正凌氏家风、齐凌氏家规、立凌氏家训中,砥砺着凌氏族人的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负,让凌氏族人在传承宗族文化中,知晓责任重于泰山的大义。

一条条凌氏族训,是凌氏族人砥砺品行、干事创业的精神指针,至今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凌氏后人,烛照着每一个凌氏族人的精神世界。一代代凌氏族人,以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忠诚地传承着孝顺、朴实、勤劳、善良、仁爱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责任编辑: 梁琪岚
关闭简洁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