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江向桂西北流-老白菜官网

时间: 2024-08-13 15:11:46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黄惠娟

我始终相信,世上的每一道河每一条江都是互通的,比如龙江河、红水河、盘阳河、澄江与南流江、九洲江、奎江、绣江……它们用我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方式互通着。

我没想到某一天玉林文学与河池文学两条地北天南的“河”会那么欢畅地汇合在一起。

对于河池这片热土,我是第一次踏入。文学无边界、文人惺惺相惜成就了这次桂东南作家向河池学习取经的行程。

著名作家朱山坡把此行的主题命名为:“‘西北有高楼’——桂东南作家河池行”,更说此行是“朝圣之行”。

这是一次长途跋涉的历程,但每个人的心里似乎都装上了一盏心灯,充满着愿景,坚信到达“上与浮云齐的高楼之地”,我们虔诚朝圣后心灯定会被拧亮。事实也确实如此。河池的文学与河池的山一样雄浑与深邃,和河池的水一样灵动与秀美,我们体验它的热闹与厚实,也感受到它的宁静与美好。被拧亮的心灯散发出光与热,激励着我们不断沐光而行,追光而遇。

我想河池出现那么多著名作家不无道理。绝美的喀斯特景观,让河池人一睁眼即是优美的山水,正如唐代大诗人韩愈所描绘的一样:“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被群山环抱被绿水滋养的河池人心中涤荡着诗意,每天近距离地感受山川的呼吸与脉动,在朝阳上升前感受云雾缭绕,呼吸着富含负氧离子空气的河池人,一出生就可以活在这曼妙的地方,岂能不被滋养出文人的情怀?

河池人杰地灵、藏龙卧虎,仅仅是一个路边早餐店的老板,就能对东西的作品侃侃而谈,这种文化底蕴、文化情怀已经根植进河池人的血脉里。在这片文学的圣地上,文学大咖出现在农民、工人、商人、高官中……已不足为奇。本以为繁冗的工作会让他们失去文人的情怀, 可他们却如河池的山水一样,像是未被世俗尘埃沾染的明珠,在静静地散发自己的光芒,一颗、两颗、三颗……渐渐地形成桂西北这片文学的灿烂星空。

2023年11月28日,东西文学馆和河池作家馆在东西的家乡天峨县开馆。在开馆之日,东西说,河池不仅有独特美景,还有许多特产,作家就是河池的“特产”之一。

这样的河池,让我们心驰神往。

在“东西文学馆”,我们看到了东西文学路上成长的缩影,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每一部作品背后的故事与情感。东西“心怀故土情难舍,志在高峰步未停”,他为我们竖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艰险,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成功取得真经,拯救人间苍生。而我们此次远赴桂西北,取得了文学路上的真经。

真经一:以写作为荣的心态。在都安,参观宏慧黄酒公司时,我们了解到黄宏慧不仅有着桂派黄酒创始人、黄酒国家级评委等多重身份,同时还是一位作家,出版作品多部。我们问黄宏慧,为什么身兼数职,还能在文学上有此成绩时,他笑着答道:“在这里写作不丢脸。”他幽默风趣的回答,反映了一个事实,在河池这个地方,以能写为荣,想成为一名作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写作也不用偷偷摸摸,遮遮掩掩,或许你的上司或领导就是你的文友,这里的人已将写作视为一种日常的习惯,像呼吸一样自然。“以写作为荣”已渗入河池人的心中,甚至渗入这里的一草一木。朝阳未露时,山峦间缭绕的云雾,如仙境般的画面,谁说不是诗意迸发的一草一木在轻吟浅唱呢!

真经二:帮拉传带的气度。河池的文学圈子有获茅盾文学奖的东西,获鲁迅文学奖的鬼子,有摘取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十四位作家。凡一平是第十四位摘取骏马奖的河池籍作家。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匹马自己奔跑,身单影只,只有一群马奔跑,才能形成磅礴的力量,壮观的景象。这些在文学领域颇有建树的人,时不时回家乡传经送宝,进学校开展“与文学名家面对面”座谈会活动等,让家乡的孩子从小培养文学素养。即使在外地,他们也时常记得自己是河池人,他们对同辈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对后辈也会提出真知灼见。越来越多的支流汇入河池文学这条主河流,孕育了中国文学版图上具有重要一席之地的“河池作家群”:潘红日,李约热,莫景春,黄土路……

真经三:静心创作的精神。我们喜欢温润而又热情的河池,敬仰河池的文学高地,所以千里取经。河池人相信“时间放慢,生命更长”。在这里,我们的焦虑与浮躁得以暂时的治愈,青山环绕,绿水长流,心也跟着慢了下来。河池作家们一步步开垦属于自己的那片文学高地,用笔尖表达自我、探索世界和与人沟通,享受静心创作的过程。我们要取的经不仅仅是他们文学的精粹,还有他们执着的精神。为了追寻心底的文学梦,哪怕很忙很累,他们也保持对未来的想象和向往;哪怕置身繁冗复杂的事务中,他们也不断丰盈自己的精神家园。

车行驶在公路上,时不时穿梭在隧道中,群山与云雾相迎相送,云彩似乎伸手可触,恍惚间我感觉我们这一行人就是一群鱼,正在南流江与红水河交汇处欢快地游来游去。


责任编辑: 刘子扬
关闭简洁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