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玉林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老白菜官网

时间: 2023-07-31 14:27:21

2023年728日(星期五)15:30,在玉林市新闻发布厅举行玉林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邀请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万宇先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耘书先生,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正宁先生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新闻发布会由市乡村振兴局综合科负责人郑文主持。

玉林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3年28日(星期五)15:30

地点:玉林市新闻发布厅

出席人员:

     玉林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张耘书   玉林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

梁正宁   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主持人:

     玉林市乡村振兴局综合科负责人


郑  文: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欢迎出席玉林市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新闻发布会。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玉林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万宇先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张耘书先生;玉林市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梁正宁先生,请他们作情况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万宇先生作介绍。

 宇: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和新闻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玉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之年。今年以来,玉林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以更高的站位、更硬的作风、更强的执行力,把有效衔接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上台阶,出实效。

今年以来,我们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聚焦“守底线”,坚决防止出现整村整乡返贫

(一)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

持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全面推广“线上网络化、线下网格化”经验做法,提升精准监测、帮扶、管理水平,严格做到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截至6月底,全市稳定消除风险的监测户6709户,风险消除率64.1%,没有出现整村整乡大规模返贫现象。

(二)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

一是教育保障方面。持续落实“双线四包”工作责任,常态化开展控辍保学“清零”行动,持续保持脱贫户(含监测对象)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动态清零”。

二是医疗保障方面。全面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落实落细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保资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家庭医师等倾斜帮扶政策,不断巩固提升医疗保障成果。

三是住房安全保障方面。不断健全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机制,强化多部门数据信息联动,严格实行农村危房“三比对”“四核实”,全面加强农村危房改造。截至6月底,全市开工建设农村危房改造296户,确保危房不住人。

四是饮水安全巩固方面。落实落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和“三项制度”,将管护责任和制度压实到镇、村一级。持续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截至6月底,全市筹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资金2219万元计划实施项目630处,提升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力争实现2023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8%以上。

(三)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

持续开展巩固易地搬迁群众脱贫成果专项行动和搬迁群众管理服务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实施,在全市4个800人以上安置点建成“九个中心”并投入使用,23个小型安置点因地制宜完善公共服务,成功打造安置点“10分钟服务圈”,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融入、逐步能致富。

二、聚焦“抓发展”,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一)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持续落实《玉林市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重点关注增收渠道少、发展能力弱的监测对象,强化产业就业帮扶,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不断缩小收入差距。

(二)强化促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

积极探索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借助直播的春风,在全区率先推出“直播带岗”服务模式,推进建设“人社 金融”乡村振兴工作站,打通人社服务“最后一公里”,稳定就业规模。截至6月底,全市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外出务工人数24.7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04.09%。

(三)推动脱贫地区产业培育提升

持续加大产业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中央、自治区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推动脱贫地区产业提档升级。实行脱贫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差异化产业奖补政策,坚持“因需而贷、因贷尽贷”的原则,鼓励引导脱贫群众(含监测对象)使用小额贴息贷款发展特色产业,提升产业帮扶覆盖率。

(四)强化衔接资金项目管理

今年以来,全市共筹措各级财政衔接资金10.80亿元,开工建设项目1078个,不断加强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管理,提升衔接资金建设乡村能效。

(五)深化拓展消费帮扶

持续推动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引导更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支持乡村振兴,拓宽脱贫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群众稳定增收。截至6月底,全市消费帮扶培育供应商122个,开发产品356款,累计销售金额16.33亿元,其中销往广东2.53亿元。

三、聚焦“促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以来,全市筹集村庄规划专项补助资金2360万元,计划编制村庄规划236个。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城乡一体化进程,开工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43个。扩大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乡村治理务实管用方法运用范围,扎实做好玉州区“两制一化”整县推进试点县建设,创建北流市新圩镇梧村、陆川县乌石镇龙化村、容县自良镇龙镇村、博白县东平镇石角村等一批自治区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2023年5月,我市成功举办全国“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推进会以及培训班,面向全国推广我市乡村振兴“北流模式”经验。

四、下一步工作

我们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精准施策,分类分层帮扶,动态消除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面激发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强产业就业帮扶,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将“和、美”作为基本要求,稳步建设基础设施基本完备、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可及、人居环境优美宜人、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精神富有文化繁盛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玉林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就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愿意就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

谢谢! 

 文:

感谢万宇先生的介绍。

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玉林日报记者

我国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目前,巩固脱贫成果五年过渡期即将过半,请问现阶段,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管理使用上侧重建设哪些类型项目?谢谢。

  宇: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衔接资金核心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管理使用上,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先巩固,再提升。

首先,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类项目。

一是安排用于产业发展、小额信贷贴息、小额信贷风险补偿(中央财政安排的衔接资金除外)、生产经营和劳动技能培训、公益岗位补助、雨露计划等项目。二是支持实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带动搬迁群众发展。三是支持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含监测帮扶对象)稳定就业的项目。

其次,支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类项目。

一是培育壮大欠发达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比如,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项目,推动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项目,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统筹兼顾脱贫村和非贫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二是补齐必要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短板项目。三是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编制村庄规划和乡村振兴有关规划。

最后,逐年稳步提高中央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重,2023年度,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分别大于60%,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不低于上年度比例;自治区衔接资金用于产业的比例不低于50%。

谢谢!

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振兴先行,请问现阶段,玉林市在巩固拓展特色产业成果并形成长期稳定增收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谢谢。

  宇: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玉林市是农业大市,在推进产业帮扶方面有基础、有条件。近年来,玉林市继续以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产业帮扶新模式,增强脱贫群众生产致富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一是锚定主导产业,奋力推进产业提质增效。脱贫地区长期培育发展县级5个、村级3个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整合各级财政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5.05亿元发展产业。到6月底,脱贫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种植类376.12万亩,养殖类1.03亿(头、羽),总产值达138.7亿元。发展特色产业的脱贫户(含监测户)为92339户,全市产业覆盖率为87.7%。

二是精准实施产业政策,激发脱贫群众内生动力。鼓励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的脱贫群众发展优质稻、家禽、蔬菜等短、平、快种养业,并对其实行差异化奖补,让脱贫群众有稳定增收的渠道。到6月底,全市发放奖补金额1.29亿元,获奖补脱贫户59746户。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强化联农带农。围绕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脱贫户等经营模式,从出发,引进和培育联农带农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订单收购、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优先、培训服务指导等利益联结模式,让脱贫户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红利。到6月底,全市参与带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产业基地(园)8042家,全市442个脱贫村均有农业新型主体带动,新型主体带动农户89036户,带动脱贫户(含监测户)32639户。

谢谢。

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之一。我想了解的是,玉林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如何抓住乡村旅游特色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谢谢。

梁正宁: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玉林是千年古州、国家森林城市、广西农业大市、桂东南红色热土,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生态资源丰富,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

近几年,我们通过充分挖掘我市特有的特色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元素,以一村一特色、一村一品牌为原则,将传统文化融入村庄规划建设和一二三产业发展中,推动农文旅融合,让我市乡村旅游更具文化魅力和吸引力。

但由于我市大部分乡村旅游市场主体实力不强,不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投资整体上还处于散、小、弱状态,同质化现象严重,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认识不够,营销策略不灵活,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大多都处于养在深闺人不知的状态。

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乡村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成了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为此我市先后印发了《玉林市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要点》、《关于鼓励引导玉林市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推出了六个方面的创新发展重点举措:一是注重培育特色品牌。二是丰富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三是加快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四是积极创新智慧营销模式。五是大力推广利益联结机制。六是加大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全面推进玉林市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全力把玉林打造成为全国知名、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目的地,助推玉林乡村旅游振兴。

谢谢。

玉林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请问,今年玉林市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和美乡村,特别是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取得哪些成效,有什么样的举措?谢谢。

张耘书: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

我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焦思想引领,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充分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农村。开展主题宣讲活动1.27万场次,受众72.6万多人次,打造了玉见·春风”“理进万家 声动侨乡”“厅厦邻理”“板凳会等深受群众欢迎的特色宣讲品牌,更加鲜活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是聚焦移风易俗,焕发乡村文明新风貌。建立健全玉林市建制村一约四会制度,指导村委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发挥其作用,目前全市建制村一约四会覆盖率已达到100%。大力开展破除陈规陋习、遏制高价彩礼、抵制厚葬薄养等五大行动,挖掘选树农村移风易俗先进典型。今年常态化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志愿服务活动2100多场,服务人数约48万人次。

三是聚焦全域创建,推动城乡联动融合发展。深化拓展文明创建,我市获评文明村镇444个,市级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点)21个,文明家庭63户,星级文明户1024户,最美系列50多个人(集体),文明创建成绩显著。

四是聚焦文化引领,打造乡风文明精神高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品牌为抓手,采用互联网 推动线上线下联动开展义写春联、义送刊物、书画摄影作品展、送戏下乡、送文艺精品进基层、濒危剧种下基层、免费艺术培训、非遗过大年、红色电影展映等活动800多个,受众人数达70多万人次。

谢谢。

 :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万宇、张耘书、梁正宁三位先生的回答,也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玉林市乡村振兴局联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刘子扬
关闭简洁阅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