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阅读 打印本文 默认 增大 缩小
微信扫一扫 转发分享本文

崇尚读书,文脉底蕴深厚,这个姓氏族人才人辈出-老白菜官网

时间: 2021-11-29 07:45:36 来源: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作者: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高姓图腾

得姓始祖

博白县博白镇田湖高氏三雅祠为博白田湖高氏二房至第七世祖讳雅爵、雅惠、雅林三人之裔孙于清朝时期(约1750年)建造,命名三雅祠,位于田湖村中间村内,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现祠堂为近年在原址上重建)。

北流新圩高氏祠堂位于北流市新圩镇河村石田垌,始建于清末,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记者走访陆川县横山镇同心村下陂头高氏族人。

高姓家族历史十分古老。在中国历史上,高姓人曾建立北齐、北燕、燕、荆南等政权,称帝称王者有14人。高姓族人崇尚读书,文脉底蕴深厚,单是清朝以来出现画家高其佩、高凤翰、高翔、文学家高鹗,近代天文学家高鲁、画家高剑父让人高山仰止,当代又涌现出病毒学家高尚荫、有机化学家高怡生、高振衡、地质学家高振西、电工专家高景德、自动控制专家高为炳、激光陀螺专家高伯龙等,令人钦佩。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20年底,高姓在玉林辖区内户籍人口为16000人。玉林高氏一族,数百年来繁衍生息,能常盛不衰,事业兴旺,人才辈出,得益于其信奉“以孝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的家规族训。

敬请关注《您贵姓》第五十五期·高

家风家训

乐善好施,扶贫济困。

勤劳致富,懒惰生贪。

居身质朴,教子须勤。

创家立业,不计苦辛。

耕读立身为本,勤俭持家为基。

读书知多识广,手艺技术防身。

为官忠心报国,受职济世安民。

事事奉献社会,处处造福为民。

尊老爱幼守法,文明处世为人。

友爱互助,平易乡邻。和宗睦戚,礼仪对人。

行必踏实,言必诚信。善事多做,恶事莫为。

高姓图腾

高氏图腾是高族的族称。高族首创了观天象危屋华盖“天余”(天脐)建筑形式。“像天余的“个”形尖顶,取像天穹。“冋”是立的坛台,或像高出平地的塬、坝、丘、墟。要观察日月星辰,必须站在高处视线才不被遮住,坛台有三重或九重,上小下大,像梯形,概栝作“冋”。“冂”为外廓底座,“冂”为顶上坛台平面图。

得姓始祖

关于高姓始祖的来源看法并不一致。玉林高姓族人认同高傒为得姓始祖,并记录在族谱中。

高傒(公元前728年—公元前637年),姜姓,高氏,名傒,字祖望,谥号敬仲,高邑(今山东省禹城县)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齐太公姜子牙的后代。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平定国中混乱,拥立齐桓公即位,辅助管仲改革,担任掌管齐国军政大权的上卿,促进齐国军政改革、建立完整的军事体制中起了重要作用。齐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662年),平定鲁国内乱,拥立鲁僖公即位。安鲁定盟,“犹望高子”,成为历史美谈。齐桓公去世后,联合宋襄公平定内乱,拥戴齐孝公即位。齐孝公六年(公元前637年),高傒逝世,谥号为敬,安葬于临淄河西岸。一生对齐国乃至周朝产生重要的影响,人称“高子”。

高姓人口

根据玉林市公安局统计,截至2020年底,玉林市辖区内高姓户籍人口为16000人。

语言习俗

玉林市高姓语言以桂东南粤语、客家话方言为主。

高姓渊源

据史料记载,高姓起源主要有三个出处:1.出自姜姓。相传炎帝神农氏因居住在姜水,所以以姜为姓。春秋时期,姜太公6世孙文公吕赤的儿子受封于高邑(今河南禹县),称为公子高。公子高之孙傒同齐襄公的弟弟公子小白是好朋友。当时,公孙无知发动内乱,杀了齐襄公。傒联合管仲诸大臣一齐平定内乱,诛杀了公孙无知,迎立公子小白为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傒因为平乱迎君有功,被封为上卿,并赐他以祖父公子高的名为姓,称为高傒氏。高傒成为著名的渤海高氏的始祖。高傒7世孙高止在齐国遭到公孙灶、公孙趸排挤,出齐奔燕。高止9世孙高量为宋国司徒,高量10世孙高洪为东汉渤海郡守。高洪的一支后裔高隐、高瞻叔侄创立了渔阳高氏、辽东高氏,另一支后裔高悝创立了广陵高氏。渤海高氏的后人高伯祥又创立了京兆高氏。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亦有尊奉高渠弥(姜渠弥)、高克为得姓始祖者。高氏五大望族有四支出自渤海高氏,因此,当今高氏子孙多数为渤海高氏后裔。2.以父王字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的儿子叫公子祁,字子高,其后裔也为高氏。3.出自他族或他姓改姓。据《魏书》所载,鲜卑族中有楼氏改为高氏者,另有十六国时,后燕皇帝慕容云自称为高阳氏的(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后裔,遂改为高姓,称高云。其后裔有改复姓为单姓,称高氏。

2020年1月20日,公安部发布的《二○一九年全国姓名报告》显示,在2019年“百家姓”排名中,高姓排第19位,主要聚居在山东、江苏、河北、河南、湖南、广东、广西、东北以及台湾等省区。

在玉主要宗支分布及迁徙路线

高姓入玉历史悠久,在玉林市各县(市、区)均有分布。族群较大的主要宗支有:

1.玉林、博白县府琨公支系:入桂始祖之一的高府琨,福建漳州平沙县黄金村镇安社人士,明朝中元年间,因山贼猖獗、恶霸横行,兄弟三人(长兄府琨、二弟府昌、三弟府珍)逃入山林中后走散,长兄府琨携妻张氏一路漂泊进入广西,先定居柳州府柬屯村,后迁至梧州府新城村,再先后辗转住浔州府(今桂平市)陈塘、贵县(今贵港市)高村、北流石龙头村、博白县那卜镇见龙窝(今石茅村)等地。府琨生三子:长子棋全、次子棋魁(失传)、三子棋车。棋全生两子(长子伟福、次子伟贤)。伟福、伟贤于明朝万历年间从没滩村搬迁至郁林州城西关外西营脚下彭塘村(玉州区城西街道新团社区下彭塘村)、凉水堰龙蚌塘村。棋车生三子(长子文锡、次子文熬、三子文振)。明万历年间,文锡生子鹤洲,鹤洲和叔文熬、文振和李氏兑换住宅屋地,从那卜镇见龙窝搬迁到博白镇田湖村。文振带一子迁浦北县。府琨为入桂始祖,尊称一世祖,其后裔现繁衍到第20代,人数3000多人。

2.北流高氏由四大支系不同时期迁入,现有人口2000多人。四大支系是:①北流民乐镇水岸村乾才公支系,乾才公原籍广东兴宁,乾隆二十四年间迁广西北流民乐水岸村,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该支沿袭客家风俗语言历经沧桑繁衍繁衍十一代,现有人口700多人。②北流塘岸镇禾塘高氏,其祖高永日,在明朝时期自广东南雄珠矶巷迁至现址,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繁衍人口400多人。③北流塘岸镇曲村高氏,清朝时期由山东渤海分支到广东信宜,后迁至北流塘岸镇曲村,现已繁衍至第21代,总人数800多人。④北流新圩高氏始祖兆岐公于明朝时期自广东南雄珠玑巷迁至新圩,现有人口300多人。

3.陆川县高氏有两大分支,分别是:横山镇同心村下陂头高氏,该支有人口1000多人;另一支是陆川县古城镇盘龙村、清耳村高氏,人口有900多人。

4.容县高氏有四个宗支,分别是容州镇容城金珠街的高国初、高国性、容州镇木井村六福塘的高斗奎、自良镇古旺村的高儒学,人口600余人。各宗支大部分来自岑溪,其中容州镇高姓先祖为高诚,自良镇高姓先祖为高鼎天。

家族名人

高鼎天,入桂始祖之一,也是容县高氏的先祖。出生于浙江杭州府,明举人。明崇祯朝廷诠选广西鬱林州(今玉林)协镇,业绩显著升任柳州提督,因乱世,交通受阻,不能回籍,避乱寓居岑溪。明末清初其后裔为生计或避乱而迁居容县等地。

高熊徵(1636—1706),容县高氏二世祖的后裔,清代广西岑溪归义镇谢村人,顺治十七年乡试名列副榜贡生,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叛清,高熊徵拟《讨伐吴三桂檄文》《平滇三策》,并组织乡兵与官军讨伐入岑叛军,斩敌军总兵孙云客、林万胜等。康熙十八年被荐举为浔州府教授,同年9月巡抚傅宏烈召他至桂林,欲随征滇黔。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经广西巡抚彭鹏荐举,任河北真定府井陉知县,康熙召见他时,呈上早年所拟《平滇三策》等5个手折。晚年超擢为两浙盐运使,官至从三品。

高伯龙(1928—2017),岑溪归义镇谢村人,少将军衔,激光陀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环形激光器研究室主任。高伯龙率领团队成功研制了第一代环形激光器实验室原理样机和“全内腔绿色氦氖激光器”,高伯龙和他的同事们填补了中国激光领域的7项空白。2017年12月6日高伯龙在长沙逝世,享年89岁。

高仕克,1916年出生于玉林县南江公社新团大队(今玉州区城西街道新团社区)下彭塘村,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任学员、科员、秘书、科长、县委宣传部部长、县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玉林行政区专员公署首任专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秘书长、武汉初轧厂厂长、鞍钢无缝钢管厂党委书记兼厂长、西南钢铁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广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辽宁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第一副校长。

高全运(1865—1948),彭塘高家庄人,玉林高氏第11代孙,明清时期曾任过鬱林州(县)城防勇和警察、武打教练,俗称三蓬什长,是远近闻名的教打师,玉林城区、福绵樟木等地均有其弟子,人数数以千计。他武艺超群,为人正直厚道,怜贫仗义,为确保一方平安,做出了毕生贡献。

本姓人自评

广西的高氏名人为臣者尽忠尽节,为文者传道授业;为武者冲锋陷阵……不知有多少高姓英雄豪杰、文人墨客、名门望族、书香门第、将帅之家、勤俭度日、耕读传家,共济乡里的功勋美德,名流千古,永芳百世。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的高伯龙、民国时期广西知识界办农林业高元勋、抗日捐躯将军岑溪人高致嵩、清康熙时期三品官的高熊徵等。

广西高姓的祖先从全国各地迁徙入桂后,勤俭度日、耕读传家,共济乡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俊彦辈出。现在,高氏后裔子孙有的上学,有的打工,有的从政,有的经商,不管从事哪个行业,都继承高氏传统,做人沉稳、做事踏实,在家相互关照,在外相互帮扶。希望下一代高姓族人能继承和发扬先祖的好传统、好做法,光宗耀祖、光耀门庭。古往今来,我们祖宗不仅留传诸多优秀传统,而且总希望把最珍贵的东西留给下一代。我希望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好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好传统,继承好团结互助,和谐共处的好观念,继承好积极进取,勤劳致富的好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辛勤的汗水建设好我们这个大家庭。

作为广西高姓家族后裔的一员,我倍感自豪和骄傲,时刻提醒自己要遵从祖训,崇文尚武,勤奋好学,兴邦济世;作为高姓人,弘扬祖宗功勋美德,启迪后代立志创业,秉承健康的广西高氏忠孝美德、诚信和谐的人文精神,融入时代精神,服务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广西高姓宗亲的夙愿和追求。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高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广西高氏宗亲联谊会会长 高明坤)

专家点评

渤海家声远,洪溪世泽长。高氏大都出自齐鲁,多以渤海为郡望。迁徙玉林各县的高氏族群,有600多年的迁居历史,而且历史上高贤辈出,千古流芳。

最早进入玉林的是唐代的高骈将军。唐咸通五年(864年),秦州经略使高骈奉旨率5000禁军,联合岭南诸道大军10多万人征战南诏,取得保卫边疆的伟大胜利。他率军路经容州、玉林、博白各县,班师时命官兵疏浚南流江马门滩和百戌滩,使舟船在北流江和南流江通航无阻,还在宴石山塑造佛像,作《南征叙怀》诗:“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回期直待风烟静,不遗征衣有旧痕。”高骈为传播中原文化、保家卫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走过1100多年,出生于玉林南江新团村的高仕克,青年时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在新中国建立时,出任玉林行政区专员公署的首任专员。他积极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开展清匪反霸斗争和土地改革运动,为巩固新生政权和发展玉林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玉林高氏族群繁衍生息,事业兴旺,得益其信奉“以孝为本,以忠义为主,以廉洁为先,以诚实为要”的家规族训。他们积善友爱,耕读传家,积极融入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之中。正如明代戏曲家高则诚在《琵琶记》中说:“莫道名高与爵贵,须知子孝和妻贤”。

(玉林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玉林市客家海外联谊会秘书长 赵彦行)

高氏,忠孝廉洁诚实守信美德代代传

古老姓氏一脉相承

高姓为当代中国第19位大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源头众多、族派纷繁。在历史长河中,高氏宗亲孝悌、宽厚、敦睦、相让、勤俭、谦恭的传统一直保留并延续着,敦亲睦族、体恤贫弱、关心孤寡等故事在各地宗亲中均有传颂和记载。日前,本报记者走访了玉林各县(市、区)高氏宗亲,一探高氏家族的优秀家风和文化传承。

高氏源流众多,流传最广的为高姓源于姜姓,出自西周时期的齐文公吕赤之子公子高。姜姓,原是炎帝的后裔,高氏则是炎帝的后裔,高氏的血缘初祖是炎帝,得姓始祖为高傒。因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以姜为姓。炎帝17世孙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吕侯,子孙因此亦以吕为氏。吕侯伯夷第37代孙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吕尚、吕望,辅佐周文王、武王灭商立周,受封于齐国。齐国传至太公8世孙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于高邑,称公子高。依照周朝贵族礼仪,其孙傒取祖名为氏,为高傒。姜姓高氏族人大多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

先秦时期,高氏主要在齐鲁冀豫地区活动,其中有零星南下入楚者,最后抵达海南。秦汉时期,高姓的足迹已经遍布于华北、陕甘宁及苏北各地。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高姓发展的鼎盛时期。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定居蓨县(今河北省景县),子孙繁昌,逐渐发展成为名扬天下的“渤海高氏”望族。南北朝时的高欢家族,即其分支。

高欢祖籍蓨县,先祖因罪被发配戍边,定居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长期与鲜卑人混居和通婚,成为鲜卑化的汉人。高欢于北魏分裂之后执掌了东魏的军政大权,高欢死后,其子高洋取代东魏称帝,建立北齐。至北齐灭亡,许多高氏被迫移徙陕南和西蜀。汉末,还有一支高氏由陇西(属甘肃)南迁滇中(属云南),最后融入当地土著,为白蛮大姓。北宋绍圣年间,白蛮首领高升太夺取了大理段氏政权,自立为王,称“大中国”。高升太去世后,其子高秦明遵父嘱将王位还于段氏,自任宰相,子孙世代掌控大理国政。这支高氏的后裔历经元、明、清数代均为云南土司。

两晋交替之际,高姓继续由黄河流域向北方和东北地区迁移,另有部分高氏随晋室南迁,在江南形成了新的望族。隋唐时期,高姓的活动中心仍在长江以北,并不断向四川和江浙等地移民。唐初,有高氏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至唐末,又有高氏为避战乱迁入福建。五代至宋元时期,大批高姓自北方迁往江南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带。明末清初,高姓开始进入了台湾。高姓为当代中国第19位大姓,主要聚居于山东、河北、河南,其次分布于江苏、黑龙江、安徽、山西、辽宁、湖北。山东为高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渤海湾、中原、东北3块高比率的高姓聚集中心。

播迁玉林奋发有为

明、清时期,陆续有高氏迁入广西各地,玉林各县市区均有分布,人口16000多人。玉林高氏支系属于渤海高氏的南方分支。

高姓家族历史悠久,世代发展繁衍,人口众多,名人辈出,名著史册的风云人物数不胜数。在二十五史记载的显赫人物有373位。在中国历史上,高姓称王称帝者有14人,曾建立北齐、燕、荆南等割据政权。主要名人有:春秋时齐国上卿高傒、郑国大夫高渠弥和高克、孔子弟子高柴,战国时燕国侠士高渐离、东汉大学者高诱、北魏大臣高允、东魏大丞相高欢、北齐国主高洋、隋朝宰相高颍、唐朝名臣高士廉、名将高骈和高仙芝、诗人高适、北宋大将高怀德、五代荆南国君高从海、南宋词人高观国、造船家高宣、元朝戏曲作家高文秀和高则诚、明朝重臣高拱、学者高攀龙、农民起义军首领高迎祥、清朝康熙帝师和书画收藏家高士奇、画家高其佩、文学家高鹗、民国天文学家高鲁、当代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病毒学家高尚荫、有机化学家高怡生和高振衡、地质学家高振西、自动控制专家高为炳、抗日名将高致嵩。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陀螺专家高伯龙……

通过翻看谱书,我们发现,玉林高氏各支系虽来自不同的地方,迁来玉林的时间有先后,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秉承先祖的渤海精神,诚实守信,艰苦创业,创造美好未来。渤海精神在高氏宗亲身上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忠孝廉洁、勤奋耕读、团结拼搏、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居住在玉林的高氏宗亲大多数都以农耕或经商为业,宗亲们能发扬渤海光荣传统,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在玉林不断发展壮大,为玉林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玉林高氏宗亲继续发扬渤海艰苦创业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把握机遇,团结拼搏、务实开拓、上山下海,搞农业开发,办工商搞运输,为玉林国民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玉林高氏历来有重教遗风,其家训中就有“耕读立身为本,勤俭持家为基。”“读书知多识广,手艺技术防身。”“投资育人才,送子女上学深造,为社会贡献力量。”等条文。高氏家族中,各户都严格要求子女认真读书,即使家中不宽裕,仍会教育子孙勤学上进,考取功名,报效国家。高氏家族还成立宗亲联谊会、奖学基金会(如博白的福贵奖学基金会)开展奖学和扶贫济困活动,对考上大学的优秀学子进行表彰奖励,鼓励更多的高氏学子发奋读书、爱国爱家、立志成才。良好的家风、严格的家教,成为后代赖以成长的先天环境和肥沃土壤。高氏学子个个严以律己,学习勤奋,学业优良,成为人才。在博白田湖村,高孔荣家族一共出了16个大学生,其中博士就有4人。各地高氏每年都有不少子弟考上大学,有的还考上了北京大学等名牌学府(如北流塘岸镇禾塘高屋的高雪峰2013年考入北京大学)。陆川横山镇同心村下陂头的高氏家族,人口1000多,但考上大学的就有六七十人,其中还有3人研究生毕业。玉林高氏比较重视家族文化建设,各宗支均建有祠堂,有的还建有高氏会馆等文化娱乐中心,成立有高氏宗亲理事会(联谊会)等。理事会组织编辑修订族谱等书籍,记录高氏家族的历史和荣耀,传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以勉后人。此外,理事会还经常举行联谊活动,积极组织宗亲参加高氏宗亲总会开展的各项活动,进一步拓宽联谊交流范围和合作渠道,加强高氏文化交流,促进宗族团结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博白高氏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400多年前,高李两家先祖商议后,决定互换住地,高家自那卜搬迁至博白镇田湖村,李家自博白田湖搬迁至那卜见龙窝,结为异姓兄弟,永葆深情厚谊。2020年3月,广西博白高氏理事会向见龙窝李氏送去一块石碑,上面记录着高李两家互换住地的事情。博白田湖高氏与李姓交换住地结为异姓兄弟的故事,充分体现了高氏宽厚仁义的品格和诚实守信的精神契约的优良家风。

玉林高氏一族,正因为族人能以诚信立身,以孝悌、宽厚、敦睦、相让、勤俭、谦恭为行为准则,所以数百年来,能常盛不衰,人才辈出。翻开历史的画册,高氏族人光彩照人,风华夺目,文人武将,科学先驱不胜枚举,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为高氏历史添下光辉色彩。

敬孝父母、敦睦乡邻、尊敬师长、报效国家已成为高氏家族的族训,这一优良家风代代传承,也成为玉林市优良民风的具体体现,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玉林大地上不断弘扬。

原标题:您贵姓 高

责任编辑: 玉林新闻网-玉林日报
关闭简洁阅读
网站地图